close

在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常可聽到醫師說,你得到XX炎,因此開抗生素給你吃或注射抗生素來治療;反之也有不少病人恨據自己過去吃藥的經驗,常會說我感冒、喉嚨發炎或某某地方發炎而向醫師要求開 「一頭紅、一頭黑膠囊的消炎藥」來吃,認為吃這些消炎藥,病症才會好。而最近媒體也常常報導:細菌對抗生素產生了超強的抗藥性,抗生素已經對絀菌失效了,人類又快回到了沒有抗生素的時代。到底抗生素是什麼東西?我們何時需要使用到抗生素?而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細菌的抗藥性對我們有何影響?我們應該如何適當地面對此一問題?以下就一一加以說明。

 

何謂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群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化學物質,早先發現的都是由自然界中其他微生物 (例如黴菌)所製造分泌出來的,例如人類最早發現的抗生素─ 盤尼西林《青黴素》就是由青黴菌所製造分泌的。後來將這些原始的化學結構加以修飾改變,以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式製造了許許多多不同結構的抗生素,目前可用來治療人類細菌感染的抗生素有上百種之多。

 

抗生素的作用與使用時機

不同的抗生素對細菌體有不同的作用,有些抗生素可抑制細菌體細胞壁的合成,有些可抑制其蛋白質的合成,有些則破壞其基因物質或阻斷其新陳謝的過程,因而造成細菌無法繼續生長、繁殖,甚至造成細菌的死亡。細菌體的結構與人體細胞的結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 (抗生素)用來抑制細菌的生長或殺死細菌,但卻對我們人體細胞不會造成很大的作用。

因為抗生素是用來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所以我們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時機就是細菌對我們造成危害或是造成我們人體感染的時候。

然而會侵入我們人體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包含各式各樣的濾過性病毒 (簡稱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等,因此即使我們身體感染疾病,也未必見得一定就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因為抗生素對於病毒、黴菌及寄生蟲足沒有效果的。此外,當我們身上有某些地方發炎的時候,也未必見得就一定是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發炎,例如關節炎就可能是因身體免疫功能不正常破壞關節組織而造成發炎,也可能因尿酸沈積過多而造成發炎,因此對於某某地方發炎,也未必就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在台灣,一般民眾及部外醫護人員常常將另一類的藥物─消炎止痛藥物的名稱與抗生素混用,都稱之為「消炎藥」,正確地說,抗生素不能稱之為消炎藥,因它本身並不具有直接消炎的效果,誤將抗生素稱之為消炎藥,會誤導民眾以為只要是發炎就可以使 用抗生素做為消炎的藥物,而不知道非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發炎,使用抗生素是不可能達到消炎的效果。只有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發炎,使用抗生素殺死細菌後,才間接使得感染部位的發炎減輕、消除。 

 

細菌如何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均有一種自然衍變的特性,也就是生物體上控制所有生命現象的基因在複製時並非完全一成不變,控制細胞表現的基因物質,在複製時有一極小比例的情形會發生突變,也就是其分裂複製的下一代細胞,在某一生物特性上可能有不一樣的表現,而細菌體是一單細胞生物,其分裂繁殖非常快速 (快者每二十分鐘就複製分裂一次成為二個細菌個體),因此有適當的機會可以因為基因突變而衍生出不受抗生素作用的下一代。此種不受抗生素作用可能經由不同的途徑來達成,例如變成可以合成分泌一些酵素,而這些酵素可以破壞抗生素,因此抗生素尚未作用到細菌體就被酵素破壞了;或者足原本抗生素要作用於細菌體的某一特定部位,但細菌的基因將該部位的結構做了改變,使得抗生素無法作用於其上,因此細菌就不會被殺死;或者細菌的細胞壁結構發生了變化,造成抗生素無法穿透細胞壁,無法到達作用部位,細菌也因此不被抗生素殺死而存活下來。

此種不受抗生素作用、不被殺死的新生代細菌,在有抗生素的環境中也可以繼續生長繁殖,反之原本會被抗生素殺死的細菌體反而無法繼續生長繁殖,因此在有抗生素存在的環境中就進行一種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自然競爭。經由此種自然競爭、自然洶汰的作用,只剩下抗藥性細菌可存活下來並不斷繁殖其後代。換句話說,使用愈多的抗生素,在我們人體內就一直在進行優勝劣敗的細菌篩選作用,這些篩選存留的抗藥性細菌,又可經我們的各種排泄物、分泌物釋放到環境中,或傳到其他人身上。因此,抗生素使用的愈多、愈普遍,篩選出來的抗藥性細菌比例就愈來愈高。一般而言,抗生素愈過度使用,愈沒有節制的地區或國家,該地抗藥性細菌的比例也就愈高。

 

本文取自: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作者為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OurProGe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